2016年6月6日

3. 紫花脈葉蘭 Nervilia plicata (Andr.) Schltr.



學名:  Nervilia plicata (Andr.) Schltr.
常用中名:紫花脈葉蘭
分類地位:蘭科
採集紀錄: 台大標本館 TAI採集紀錄
已知在台第一次書面紀錄:台灣植物圖譜第四冊
已知首次採集標本:1906 川上隆瀰採自恆春

分布:中南部低海拔地區,個體常聚集生長
生態:此屬物種目前已知都是先開花再長葉,往往都只能看到葉子,此物種往往都是第一年先發現葉子,第二年才能拍到花

幾乎都是一株兩花

葉子特徵,表面有毛




2016年6月2日

2. 錫蘭七指蕨 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L.) Hook.


學名:  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L.) Hook.
常用中名:錫蘭七指蕨
分類地位:瓶爾小草科
採集紀錄: 台大標本館 TAI採集紀錄
已知在台第一次書面紀錄: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已知首次採集標本:1932 T. Sata (Taeko Sato??採集自蘭嶼

分布:以蘭嶼為主要分布,近年來在台灣中南部慢慢有發現(1999 惠蓀林場、2012 湖山水庫)
生態特性:喜好出現在熱帶闊葉林,但近年來調查紀錄並非多為成熟闊葉林

未成熟孢子

成熟孢子葉

葉片分岐為主要特色

最近聽到分類學的說法,台灣植物誌內一屬一種的都要懷疑一下是否有鑑定上的錯誤
這個也是一屬一種喔

2016年6月1日

1. 綬草 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


學名: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 
常用中名:綬草
分類地位;蘭科(Orchidaceae)
採集紀錄:台大標本館TAI採集紀錄
已知在台灣第一次書面紀錄:1896年 Henry List 第92頁
引用的標本:Playfair 先生在打狗採的標本跟Henry自己在萬金
             當時學名還是Spiranthes australis (R. Br.) Lindl.

分布:常見於台灣低海拔草地上,生育地往往是低矮的草地,往往一不留意就會踩到他
雖然數量很多,但也常因為開發而消失
生態簡介:主要花色可分為紅花與白花兩色,每年3~4月為開花期,開完花後數月個體就會消失,留下地下莖度過冬天,等待下一個春天的來臨

紅花型
白花型 (較不常見)
高速公路旁邊的新植草地的身影
桃園機場滑行道的身影(該棲地已消失)

明天的春天是否還有機會遇到她呢?

2011年4月26日

福爾摩沙之旅 (5) 台灣百岳-合歡東峰

合歡東峰三角點

合歡山群峰,海拔高度超過3000m
為中台灣最有人氣的高山,合歡公路可以輕鬆開到群峰的山腳-武嶺
也為這個地區帶來許多登山客

合歡山莊停車場

就像聖母峰一樣,五月份是個適合等頂的天氣
我也在四月底的時間,上來親近合歡東峰
雖然陽光普照,但是高海拔的氣溫還是偏低,最高溫只有10度

眺望奇萊北峰

合歡群峰會受到大家喜愛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可以環顧中央山脈的各座大山
在松雪樓附近就可以看到登山客的最愛,奇萊群峰

合歡東峰登山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與東勢林管處對於這裡的管理算是做得不錯
一開始爬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有這麼詳細的簡圖
回來檢查照片時才發現他的好,分享給大家

上山囉

東峰路程約2.5小時,上山比較艱辛一點,約要1~1.5小時
下山腳程快一點的,我看20分鐘就可以下來
圖中的人是今天跟我一起爬山的大學同學

1/3的路程

如果爬到這附近,看到一個廢棄的房子,也就代表你來到約1/3的路程
如果很久沒運動的人,來到這裡可能氣喘吁吁,就想我一樣
不過如果適應之後,應該會輕鬆許多

廢棄滑雪纜車搭乘處

合歡山也為台灣少數幾處可以滑雪的地方
早期還沒有重視生態保育的時候
合歡山為了滑雪人口,蓋了滑雪用的登山纜車
不過後來重視保育觀念後,就不在使用
慢慢的就被廢棄,但是每到雪季,合歡山上還是充滿了賞雪的民眾
但我自己覺得合歡山區雖然坡度適合,但是地形總不太適合滑雪,太危險了

合歡公路

合歡公路為台灣海拔最高的公路,還好我們的舊車還有力氣帶我們上來
只是爬得慢了點
這一條公路可以通到花蓮的天祥
在花蓮的燕子口附近,還設立紀念碑,紀念為這條公路犧牲奉獻的人們

合歡東峰遠眺主峰

從東峰頂看過去,可以明顯發現主峰比東峰高
所以東峰山頂上並沒有很特別的三角點
只有立一個紀念碑

玉山杜鵑

合歡山到了5月還有一個美景,就是杜鵑花會盛開
但今年因為氣候較冷,應該準備含苞待放的玉山杜鵑卻只有幾朵花芽
看來今年如果要拍杜鵑的人,得晚一點在上來

金翼白眉


山頂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常常會出現金翼白眉出來覓食
非常的親人,連我拿50mm都可以拍到他,離我的腳架非常近
可以說台灣的高海拔保育有成嗎?

下山囉


下山容易上山難,這句俗語真的非常貼切
11點45分從登山口上來,13點10分左右登頂,花了約85分鐘
下山時13點35分,14點15分就到松雪樓,花了約40分鐘
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挑戰一下稍微有難度的合歡東峰

松雪樓

算是太管處的資金來源之一吧
有山友覺得這裡的住宿跟午餐都很貴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住宿區,單靠合歡山莊也是不夠的
而且很多山莊都是每道旺季都是用搶的,所以用價格來制定一些單純想來人擠人的山友也好
如果付出的錢可以讓我每年都欣賞到這片美景,我會願意多花一點錢的

--
如果想欣賞更多照片,可以看這裡

2011年4月6日

福爾摩沙之旅 (4) 南投桃米 Paper Dome

桃米 Paper Dome


講到南投桃米部落
就想到921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晚上1點47分,南投縣集集鎮發生7.3級的大地震
震毀了許多人的家園
也震醒了剛躺上床的我,那時候的我,懵懂大一生,還不知道發生何事

桃米村因為鄰近集集鎮,受到的災害自然不少,當地有一半以上的房子全倒
日本感念阪神大地震對她們帶來的災害,事發6天後來台灣救援
阪神大地震時鷹取教堂因為受到地震的而倒塌
日本人用這座紙蓋的教堂取代了鷹取教堂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多年過後,功成身退,由於桃米人的爭取
Paper Dome也就飄洋過海,因緣際會來到台灣
資料來源取材自
http://www.homeland.org.tw/homeland/03-2.htm

桃米蛙信箱

桃米村另外一個有名的,就是青蛙(Frog)
在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當下,桃米村決定用青蛙來作為自己的特色
台灣約有30種青蛙,在桃米村如果你運氣夠好,可以看到20種以上
也讓桃米村在推動生態旅遊上,佔了天時與地利


除此之外,就是埔里有名的蝴蝶,雖然早期自稱為蝴蝶王國
但因為當初的濫捕與開發,現在蝴蝶不再如此隨手可得
希望除了桃米村以外,還有其他地方能再多多從事生態復原的社區營造

餐館




雖然Paper Dome為這地區的指標,但我比較喜歡這個位於水畔的餐館
中西式混和風,雖然沒有太多特色,但木造式建築物就加分許多 

Paper Dome

可能是外觀的關係,Paper Dome並沒有受到我很大的青睞
直到我走到內部,才對她有所改觀
內部全都用紙製品作成,外觀為了防水與防風分別作了少部分的處理
最外層再利用玻璃與部分鋼筋強化防風結構,但內部整體全都是紙類製成

內部 (1)

內部 (2)

內部 (3)

內部空間不是很大,但是隨便塞也可以塞個5.60人
裏面我最愛的部分就是如紙傘架的天花板結構與紙做的圓桶椅子
其他的部分,我拍不出那個感覺,就沒有拍了
Paper Dome最美的時刻,應該屬是夜晚的
如果有人想來,建議你晚上再來此地一遊

Frog & Home

今年日本又遇到福島大地震,園區也很悲天憫人的辦起了活動
在日語中,青蛙與回家的發音是一樣的,
桃米村也就取其諧音與當地特色,一直把青蛙作為園區的幸運神
希望今年也能發揮作用
帶領日本災民受傷的心回到她們的家


最後,放一張自己最喜歡的照片
雖然可能跟教堂沒啥關係,但是也是在裡面取的景

四傘水中倒影


其它的照片如果還想看,就去我的網路相簿參觀吧~

桃米 Paper D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