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

上帝忘了帶走的小城堡-Angkor(5)Angkor民眾的信仰


小乘佛教的特色!就是蠻喜歡將佛陀打扮漂漂亮亮

東南亞的人,多數都是佛家信仰
Angkor也不例外!
只是他們信仰的是小乘佛教
跟我們臺灣所信仰的大乘佛教不太一樣
差別在哪?
其實參考wiki的資料就蠻豐富的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這張是我很喜歡的照片
從背影可以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


不過還是可以在吳哥看到印度教徒
其實印度教徒在吳哥也是蠻重要的信仰
印度教最有名的就是『種姓制度』
將人類分為四級
一、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祭司
二、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王室貴族
三、吠舍:代表平民、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四、首陀羅:代表奴隸

其實我小時候看到這個制度還蠻Shock
因為我是先接觸佛教,宗教告訴我人生而平等
但種姓制度率先顛覆這種宗教觀念


臺灣的信仰文化,混合了很多宗教
佛家在東南亞供奉的是鮮花素果
來到臺灣供奉的是大魚大肉
來到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清淡也是一種美德


這張是吳哥早期的宗教信仰 『乳海翻騰』
我沒用心聽導遊的敘述,一直以為是怒海翻騰 XD
講的就是印度的濕婆神(Shiva)與惡魔的交戰
最後平定了惡魔,乳海就是指海域的顏色!


這張也是我蠻愛的照片之一
只是我覺得拍的沒有想像中的好
我沒有拍出菩薩的莊嚴,看來還要在多多磨練


如果大家留意,還是可以在一些小地方看到這些印度教的神祉


這是佛家的仙女,大家可以比比看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我想除了歷史學家與宗教家,大家也不太會分吧(我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這是比濕怒神的老婆,名字我忘了
後來回來查了一下,應該叫吉祥天(Lakshmi)
其實印度教的神祉還蠻特殊的
我覺得這篇寫的還不錯,有空可以看一下
印度教三大神祉


一講到歷史就講不完,不過還是得先收一下尾
這是我有自信的一張照片 『屋頂上的守護者』
只是有沒有水準之上,我就不敢保證
不過還蠻多神話都以大蛇為主體
包含日本神話的八薙大蛇、中國的共工神、現在連印度教都要參一腳
看來以前的大蛇還真是每個地方基本信仰與惡夢


聽說這個神祉是經典!
唯一一隻穿襪子的象神,剛好趁沒人的時候,拍下了她的獨照
也替信仰作個完美的ending

2008年4月7日

上帝忘了帶走的小城堡-Angkor(4)Angkor的日出


Angkor Wat的日出應該是旅遊團必備的景點
不過看日出的缺點就是要凌晨3.4點出門
不過這張應該可以拍的更好,我有點曝光不足


在還沒日出前,其實也可以看到小吳哥的倒影
這張拍的很冷,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如果有擅長拍照的,麻煩告知我該如何改進


拍日出的時候,除了搶時間以外,就是搶地點
最好的地點就是Angkor Wat前面的小池塘
可惜的是當初拍這些照片時,D70s剛入手,很多功能都不太會用
所以很多照片沒辦法拍的美美的


如同照片介紹的,我不太擅長拍這些反差太大
對焦點集中在天空,沒辦法顯示Angkor Wat的細部
對焦點集中在城堡,又怕曝過頭
所以只能拍這個佛光普照的照片


現場看很美的一個景,不過我拍的很爛
進入Angkor Wat的走道,這裡也是一個特殊的拍攝地點
從這裡可以拍到太陽從三尖塔上面升起的短暫時刻


如果跟團運氣好的話,導遊還會介紹可以拍攝到兩個太陽的景
不過拿新相機的我又失敗了
下次再拍時,我應該可以把它好好拍


拍完了日出,我想這個景點應該也是大家鍾愛的地方-巴肯山
因為這裡是Angkor拍日落的地方,上面可是多國聯軍
我初步估計,我們上去的時候至少看到日、韓、英、美、德等國家的人
免不了的也包含很多臺灣跟大陸人


運氣很不好的,我們那一天只能看到這種景色
雖然烏雲遮住這次的日落,沒辦法拍到真正的日落,但我們這次旅途相當順利
我們當時旅遊的時間是雨季末期(5-10月)
五天的行程直到最後的一天才下起大雷雨
應該算是極度幸運吧!

2008年4月6日

上帝忘了帶走的小城堡-Angkor(3)Angkor的過去


先談談吳哥城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Angkor Wat (中譯吳哥窟)
想拍這種倒影照除了人潮的配合,還有就是一定要帶廣角鏡
這裡我想應該也是最多遊客的出入之處
有一台好相機應該可以幫你省下許多時間


在進入Angkor Wat的主建築物前,我想大家都應該會看過這個建築物
但是沒聽導遊介紹的我早就忘了
還好在今年的國際書展買了Lonely planet所出版的柬埔寨
才知道這個建築物原來是古代的圖書館
配上當地的Palm別有一番風味



如果你留意看,應該可以發現這幾個景色
不過我發現旅行團都不愛這個景!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拿本小書在這個綠油油的草地上悠閒的看書


這個也是我很喜歡的景色
看起來很像羅馬古城,雖然我沒去過羅馬
但我想也應該大同小異吧!


Angkor Wat最麻煩的是你一定要爬上去才有辦法欣賞最美的美景
不過有懼高症的人就麻煩囉!
這是上帝給的考驗
如果花錢到那邊卻沒爬上去,我覺得是人生一大憾事
你看看導遊旁邊,連小猴子都爬上去!


如果你通過上帝的考驗,最好的禮物就是這個啦
從高俯瞰叢林的感覺真是棒阿!


這是另外一個景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沒有辦法發現Angkor Wat
因為都被森林藏住囉!


穹頂(離地面55M)

當初到底怎麼把這東西蓋上去的,一直是我心理的謎
我想應該是用鷹架這類建築系統蓋上去吧
不過當初的工藝家也挺麻煩的
需要站上去雕刻 (抖)


最後的Enging曲

當初國王爬上來祭神時,有從這個窗戶向外看過嗎?
想像多年以後的帝國會變的如何?
但他們卻留給來旅遊的旅客一個最美好的回憶!

Ps. 有機會爬上這裡的旅客還是得小心
曾有國外旅客在爬下去時,不小心跌落造成意外。

2008年3月19日

上帝忘了帶走的小城堡-Angkor(前言)Angkor的未來

寫在前頭,本篇是以目前身為一位教育者的感想寫出
我認為有必要先談談這邊


在吳哥旅遊時,我相信大家都會看到這些光著屁股的小孩
有些甚至是大的帶著兩三個小的到處乞討


這一幕本來應該要拍的很有感覺,不過我失敗了
我只能抓到富裕國家跟開發中國家間的隔閡
圖中臺灣的小孩,並不是主動前往關心
而是她的父母親希望她擁有悲天憫人的心腸
勸了她很久,才怯生生的走向前去將手中的糖果給了另外一位小朋友


對於這群未來的主人翁
他要的不是憐憫,而是我們無私的幫助
圖中的兩位小孩可能辛辛苦苦的賣一整天的東西
換來的只是微薄的一餐,更別提上學兩個字
相對而言,臺灣的小朋友實在太好命的
連要他乖乖的寫功課都懶得動筆


由於最近從事教育業,對於這一幕感觸非常深
當地的小朋友為了讀書,自行前往觀光地區募款
對他們而言,唸書是唯一往上爬的路
當地導遊告訴我們,他很幸運的在學校及工作時
把中文的基礎打好,現在可以依靠導遊這份工作往上爬
他的很多朋友,依然是當地的低薪階級
如果可以的話,請大家前往當地時,多支持這些教育募款
很可能因為妳無私的奉獻,讓當地有更美好的未來


後記
目前接下高職教育,所教的學生都快成年了,卻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要怎樣
這是我覺得臺灣教育失敗的地方,直昇機父母把小孩保護得太好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真希望把臺灣的小孩都丟到這裡來看看
讓他們看看自己過的有多幸福!

ps.前一陣子忙,就讓自己偷懶,近期會再開始新的連載
希望自己的寫作泉源不要又斷掉阿

2008年1月31日

上帝忘了帶走的小城堡- Angkor (2) 微笑高棉


我想大家對這個雕像應該都相當熟悉
這就是被稱為微笑高棉的圖案
紀念吳哥王朝最鼎盛時期的國王 Jayavarman VII (加亞巴爾曼七世)
雕刻最壯觀的地區就在 Bayon (巴戎廟)
如果你是跟團的,我相信沒有一個旅行社會放過這裡
如果你是自助的,找找大吳哥城內最多人拍照的地方就是啦!


吳哥除了最壯觀的大小吳哥城外
我想觀光客最愛拍的就是這些巨大無比的雕像
吳哥早期信仰印度教,此為印度教神祉


這兩尊雕像位於大吳哥城的南門城口,此為阿修羅神 (希望沒跟前一張搞混)


這兩排神祉分別立於城門的兩側,保護著大吳哥城。
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頭都是被砍掉或是重新修復的
當年的美麗的雕刻都以不復存在,應該都在歐美的博物館吧!


相對於法國的凱旋門,吳哥城國王打戰也有專屬的凱旋回歸城門
也就是大眾所走的南城門
以前是騎大象進出城門,現在都是開車進出囉 XD


當地主要的文化特色也反映在他們的建築物上面
他們認為毘濕奴神(Vishnu)的坐騎,就是亞洲象,還是三位一體喔!
直到現在,印度與東南亞依然利用大象當成他們的運輸工具之一


在飛機與熱氣球還沒飛上天時
這個美麗的城堡利用熱帶樹種的掩護下躲了起來
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生物學家重新發現,著書介紹這個美麗的古城

若對吳哥想有更多的瞭解,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面的敘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5%93%A5%E7%AA%9F


下一回,我將開始慢慢介紹我所參觀過的一個個古城